本文共 176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《ANSYS CFX 14.0超级学习手册》一书中的第1章,第1.2节,作者: 高飞 , 李昕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“异步社区”公众号查看。
ANSYS CFX 14.0超级学习手册
流体流动要受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,基本的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、动量守恒定律、能量守恒定律。如果流动包含有不同成分(组元)的混合或相互作用,系统还要遵守组分守恒定律。如果流动处于湍流状态,系统还要遵守附加的湍流输运方程。
控制方程是这些守恒定律的数学描述,这些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体现就是相应的连续性方程和N-S方程。
1.2.1 物质导数
根据欧拉的观点,流场中的物理量均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,即式中,u、ν、w为速度矢量ν沿x、y、z轴的三个速度分量。将上式中的u用N替换,代表任意物理量,则得到任意物理量N对时间t的变化率。
1.2.2 连续性方程
在流场中任取一封闭空间,此空间称为控制体,其表面称为控制面。流体通过控制面|A_{1}{}流入控制体,同时也会通过另一部分控制面A_{2}{}流出控制体,在这期间控制体内部流体质量也会发生变化。按照质量守恒定律,单位时间内流体流入控制体中质量的增加,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流出该控制体的净质量,由此可导出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的积分形式如下。
式中,Vol表示控制体,A表示控制面。等式左边第一项表示控制体内部质量的增量,第二项表示通过控制表面流入控制体的净通量。
根据数学中的高斯公式,在直角坐标系下可将其化为微分形式如下。
对于不可压缩均质流体,密度为常数,则有
对于圆柱坐标系,其形式为
对于不可压缩均质流体,密度为常数,则有
1.2.3 N-S方程
黏性流体的运动方程首先由Navier在1827年提出,只考虑了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。Poisson在1831年提出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。Saint-Venant在1843年,Stokes在1845年独立提出黏性系数为一常数的形式,现在都称为Navier-Stokes方程,简称N-S方程。
1.用于可压缩黏性流体的运动方程
2.黏性系数为常数,不随坐标位置而变化条件下的矢量形式
3.流体的密度和黏性系数都是常数条件下的矢量形式
4.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—Euler方程
若不考虑流体的黏性,则由上式可得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—Euler方程如下。N-S方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实际的流动,黏性流体的流动分析均归结为对此方程的研究。由于其形式甚为复杂,实际上只有极少量情况可以求出准确解,故产生了通过数值计算求解的研究,这也是计算流体力学进行计算的最基本的方程,所有的流体流动问题,都是围绕着对N-S方程的求解进行。
转载地址:http://tohtl.baihongyu.com/